买卖二手车的初衷是为了节省开支,但若不小心处置,贷款反而可能让你蒙受额外的经济损失。近期,一位用户报料称,他在贷款50万元购买二手宝马时,竟意料之外地多支付了7万元的成本,事后才发现这类成本隐藏在各种不明收费中。这并不是孤立案例,二手车贷款市场参差不齐,稍有不慎,买家就可能陷入高利率和捆绑消费的陷阱。
二手车贷款的实质本钱常常超出预期。很多金融机构以“低月供”为鱼饵吸引买家,却在合同中加入GPS费、服务费、评估费等额外成本,这类成本累加起来可能超越正常利息。比如,一辆5万元的车,贷款4.6万元,但实质到账金额却变为5.1万元,多出的5000元均为各种“手续费”。更让人很难置信的是,某些贷款的年化利率甚至超越17%,远高于法定上限。
在买卖二手车时,贷款过程中常会遇见捆绑销售的问题。车商或金融公司总是强制需要买家购买高额保险、安装高价GPS,甚至需要全方位保险,这类额外成本一般会被计入贷款总额,无形中增加了买家的债务负担。除此之外,提前还款还可能面临高额违约金,部分合同甚至规定需要还满三年,不然利息仍需全额支付。
二手车交易市场信息不透明,车子的状况、里程和事故记录均存在被篡改的风险。加之复杂的贷款条约,普通买家很难分辨真假。一旦签订合同,后续维权将愈加困难。
因此,除非你有稳定的现金流并能确保贷款条约透明,不然全款买卖二手车更为经济便宜。毕竟,省下的利息和手续费足以支付几次大保养的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