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动机不可以启动,先看挡位是不是正确
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,发动机在启动时,对挡位也做了限制,这是厂商出于安全的考虑而对变速箱所做的调整。一般只有当变速杆处于挡位P或N的地方,才能启动发动机。假如变速杆在行驶挡位,诸如D、R、2、3等地方,发动机不可以启动。这一限制的目的就是为了预防该车与前后车子(或物体)发生碰撞。假如小白在驾驶自动挡车时启动不了机器,应该先看看是否挂错了挡。假如不是P或者N挡,应该先调整过来,再启动车子
行驶中可以更换前进挡
在行驶中可以自由地变换前进挡。若是四速挡,一般有“1”、“2”、“3”,五速的还应包含“4”挡。这类挡位虽然限制能达到的最高挡位,但只须挡位与速度匹配,就能自由变换。
以前在没ABS的时候,老司机在冰雪路上,常常不踩刹车,而直接用挡位来把行车速度“别”下来。这种做法对于手工变速器损害不大,由于离合器的摩擦片就是用来常“合”常“离”的。自动变速箱因为每一个挡位都要匹配一个离合器片,而且这种离合器的摩擦片通常都是常啮合的,而不是常“合”或者常“离”,所以假如高速时挂在低挡,用挡来把速度“别”下来,会损害摩擦片。另外,自动变速器的摩擦片比较薄,相对容易受损害,更换一次动辄在万元左右。所以用户最好在相应速度变换前进挡位,以免摩擦片受损给自己导致非必须的支出。
换入行驶挡位,踩着刹车起步
车子启动要走车时,只有踏下制动踏板并按住变速杆侧部的按钮,方可将变速杆从P挡或N挡移出,换入行驶挡位。松开制动踏板,车子就能慢慢行驶了。
之所以要提前踩着“刹车”,目的也是为了司机和车子的安全。不然,发动机启动后,挂上前进挡,车子就会发生蠕动,此时假如司机反应不够,比较容易发生碰撞事故。踩着刹车起步,也是让司机对车子有了更大的“控制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