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久前,商务部发布关于组织拓展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的公告,活动时间为7月至12月。公告提出“扩大新能源二手车买卖”,将通过优化买卖步骤、减少买卖本钱、健全售后服务等手段,进一步激起新能源二手车交易市场活力。
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售量已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。保有量达到肯定规模后,很多汽车将进入二手交易市场。加上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带动,近年来新能源二手车交易市场进步步入“快车道”,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,从2022年底的3.6%增长到2025年4月的9.1%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,今年1月至4月,全国新能源二手车共买卖42.44万辆,较2024年同期增长32.3%,增幅远超燃油二手车。
不过,相较现在新能源汽车五成以上的市场渗透率,新能源二手车在二手车总买卖量中占比仍然较小,不到一成的市场渗透率既代表着这片新蓝海的广阔机会,也意味着新兴市场在打造完善规则体系过程中面临着很多挑战。
新能源二手车的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“八零后”“九零后”甚至“零零后”,他们对新事物同意能力较强,对驾驶体验感需要更高,同时消费观念较为理性,更关注综合性价比。但与燃油二手车买卖相比,新能源二手车买卖在信息透明度、售后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肯定差距,一些现实问题制约着新能源二手车交易市场的进步,包含电池、电机、电控系统缺少统一的测试鉴别标准和规范,首任用户终身质保权益而后续用户没办法享受等。
怎么样让顾客买得放心、买得安心,是关乎新能源二手车交易市场长远进步的要紧议题。这有赖多方一同努力,尤其是经营主体的积极参与。比如,有些头部二手车交易平台推出“100天电池回购保障”,该保障覆盖的车源若在正常用状况下电池衰减超越10%,平台将原价回购。如此的“兜底”服务,无疑能够帮助增强消费信心。
中办、国办印发的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策略》提出,“培育壮大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”。在有关政策的支持下,平台和车企应努力抓住机会,不断提升服务水平,与政府、协会等一块,着力塑造新能源二手车消费保障生态体系,推进标准体系加快健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