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年以来,先有DeepSeek的一鸣惊人,让“万物皆可人工智能”深入人心;后有比亚迪强势开启高阶智驾普准时代,起手就是“全标准配置、全免费”,一时间,与AI密切有关的自动驾驶热度狂飙,成了业界与普通老百姓一同关注的话题。
机构预计,在其他自主车厂跟进比亚迪的智驾平权策略后,或有超越一半的新车拥有高速NOA等智驾功能,行业渗透率将继续上行至37%-42%,产业保持高景气。在DeepSeek等先进人工智能算法的赋能下,自动驾驶技术将进入飞速发展期。
然而,智驾赛道看上去有多红火,背后角逐就有多惨烈。日前,又一家过去的明星“独角兽”纵目科技陷入绝境。
现在,总部坐落于上海的纵目科技办公楼室迩人遐,贷款到期公告、社会保险费限时缴纳公告书等告示张贴在显眼地方,公司资金流枯竭征兆明显。据媒体报料,职员被欠薪长达4个月,社保断缴,公司法定代表人唐锐失联,IP显示在日本,公司“二把手”及其他高管也无影无踪。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震撼了整个行业。
公开信息显示,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,作为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技术及商品提供商,一度发展趋势迅猛,与理想、赛力斯、长安、吉利、一汽、比亚迪、岚图等多家国内汽车生产厂家都曾是它的顾客。2015~2022年,纵目科技完成了A~E轮筹资,截至2022年3月E轮筹资完毕,纵目科技估值已超90亿元。资方包含联想、小米、君联资本等巨头纷纷押注。
尤其是2021年3月,纵目科技成为雷军官宣造车后,投资的首家有关公司。小米产业基金投资纵目科技4.73%的股份,共计砸下2.1亿元。
到底是什么让纵目科技走到了这一步?
最重要缘由一定是,领导层决策失误,商品技术竞争优势不足,紧急依靠外部输血。纵目科技起初靠自动泊车技术脱颖而出,但它其实一直坚持走的是“一步到位”的完全自动驾驶路线。
现在市场已经验证,L4级自动驾驶技术困难程度高、研发投入大、商业化落地难,短期内很难达成盈利。不少坚持这一路线的公司早就死掉了,其中甚至包含通用旗下的Cruise和福特投资的Argo 人工智能。
当行业沿着渐进式路线,向行泊一体、BEV+Transformer、端到端大模型等先进技术范式转变时,纵目科技未能跟上节奏。盲目押注的移动充电机器人FlashBot业务,更是紧急拖累主业。2022~2024年纵目科技累计亏损超15亿元,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。在三次上市失败后,纵目科技彻底失去了投资人的喜爱,最后走向崩溃。
同时,纵目科技的暴雷,也是智驾赛道残酷存活法则下的势必结果。自动驾驶一直是大力出奇迹的行当,过去数十年,已经历程了多轮洗牌,可以用“九死一生”来形容这条赛道的幸存率。
现在高阶智驾进入普及期,看上去是要苦尽甘来,实质对创业公司更不友好。一方面,有远见,有能力的主机厂,已经把“灵魂”收回到自己手中。纵目就是最典型的“受害者”,2023年,纵目科技前五大顾客分别是理想汽车、赛力斯、长安汽车、岚图汽车和一汽集团,来自它们的收入占公司同期总收入的93%,其中理想一家就占了43.8%。失去了如此的大顾客,纵目科技的天必然会塌。
其次,伴随智驾进入普及期,比拼的重点要点变为本钱、效率和数目,这意味着只有能迅速达成规模化应用和强本钱控制的大厂,才能取得市场。特别是在比亚迪将高阶智驾的溢价彻底打没后,估计又会有一批企业很难为继。
现在,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远不及预期。一位智驾大咖判断,将来智驾赛道会形成几家头部主机厂自研+几家头部提供商赋能其他车企的局面,“能跑出来的肯定是少数”。
还有圈内人对笔者表示,“对有点知名度的智驾企业来讲,能被大厂收了可能是最好的结局。至于纵目科技的研发职员,其实不必焦虑,自动驾驶行业正处在飞速发展期,对人才的需要很强烈,不如早点出坑另谋高就。”
本文仅为作者个人看法,不代表水滴汽车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