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 源
已完成汽车登记手续,名义上是“二手车”,实质行驶里程极低甚至为零;在二手车网站上非常容易见到,价格常见比新车官方报价低数万元,部分车型的上牌时间仅一个月左右……最近,“零公里二手车”现象引发关注热议。
“零公里二手车”久已有之,为什么于今为烈?某车企负责人在同意采访时表示,有的车企为了冲销售量,将汽车很多售卖给第三方,上牌注册后即可算作营业额,但事实上还是新车。这种变相降价方法,扰乱正常市场秩序,成为汽车行业“内卷”的突出表现。
看上去诱惑的“准新车”,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利益链条。伴随市场角逐日趋白热化,部分车企为完成销售目的,通过勉励政策致使商家积压肯定库存;商家为了完成销售任务、迅速回笼资金,将库存时间较久的新车注册为二手车,再进行售卖。更有甚者,直接将新车伪装成已售状况,粉饰销售量数据。凡此种种,形成一条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灰色流通链条。
“零公里二手车”乱象丛生,负面影响不可小视。对车企而言,这种销售模式在一定量上能够帮助去库存,但也压缩了收益空间,甚至加剧了亏损,不利于提升商品水平、加强革新资源投入。这对企业可持续进步弊大于利。对买家来讲,购买“零公里二手车”看上去在价格上得便宜,实则面临很多风险。譬如,可能丧失首任用户专用权益,汽车存在电池健康度降低等隐患,转价格格也会贬值更多。从行业角度看,破坏了公平角逐的市场环境,扰乱新车销售与二手车买卖的正常秩序,导致市场数据失真。长此以往,会误导资源配置,挤压合规车企与商家的存活空间,妨碍整个汽车产业的良性运行。
往深里看,“零公里二手车”频现,本质上是车市价格战的延续,反映出整个行业存在“内卷式”恶性角逐。正视问题、凝聚合力、重拳治理,健全规范规范,引导行业加大自律,才能一同打造好市场秩序,促进汽车产业优质进步。
此前,国家进步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,将着力整治市场乱象,规范角逐秩序,维护公平的角逐。日前,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召集车企和有关行业机构等开座谈会,规范整治“零公里二手车”乱象,同时引导二手车出口。有关举措,传递出“反内卷”的明确信号。
多管齐下,多方携手,方能去疴治乱。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二手车的注册和入市监管,打造完善汽车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统,明确行业管理规范,严控上牌即转售行为。同时,强化全行业自律,车企尤其是新能源车企要告别“数据崇拜”,变拼销售量为拼水平、拼技术、拼革新、拼服务,专注于提高内在竞争优势。买家也应擦亮眼睛,培养好消费素养和习惯,在选择和购买汽车时,既看价格,更看商品品质和服务保障。
当车市角逐秩序进一步规范,“零公里二手车”就跑不远、跑不久。多措并举、久久为功,帮助车企一直奔跑在健康、有序的进步赛道上,切实保障买家合法权益,汽车产业势必迎来愈加光明的将来。
《 人民日报 》